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程序


6.1 暴露条件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程序暴露条件为:
    ——持续时间:96h;
    ——光照:每天12h~16h;
    ——温度:23℃±1℃;
    ——溶解氧:不小于60%空气饱和值。
6.2 试验鱼数量
    设置空白对照组、重铬酸钾毒性参比组及各试验浓度组,每组至少设置2个平行样品,每个样品中加入10尾鱼。
6.3 标准稀释液的配制
    用三级水由以下4种溶液制备标准稀释液:
    a)氯化钙溶液:将11.76g氯化钙(CaCl2·2H2O)溶于水并稀释至1L;
    b)硫酸镁溶液:将4.93g硫酸镁(MgSO4·7H2O)溶于水并稀释至1L;
    c)碳酸氢钠溶液:将2.59g碳酸氢钠(NaHCO3)溶于水并稀释至1L;
    d)氯化钾溶液:将0.23g氯化钾(KCI)溶于水并稀释至1L。
    将上述4种溶液各取25mL,并用三级水稀释至1L。将制备好的稀释水曝气至溶解氧浓度达到空气饱和值,并将pH稳定在7.8±0.2。
6.4 试验步骤
6.4.1 预备试验
    预备试验用于确定试验浓度的大致范围。这一范围可以选取较大的浓度间隔,例如1000mg/L、100mg/L、10mg/L、1mg/L和0.1mg/L。
    向6个2L烧杯中加入标准稀释液,并按照上述浓度系列加入定量的泡沫灭火剂储备溶液,其中1个烧杯中不加入灭火剂储备溶液作为空白对照。
    将溶液在23℃±1℃保持恒温,向每个烧杯中加入5尾鱼开始预备试验,试验时间为24h。每天2次记录烧杯中死鱼数目,并及时将死鱼取出。
6.4.2 正式试验
    从24h预备试验中全部鱼死亡的最低浓度和未死鱼的最高浓度之间,以几何级数作为间距,至少选择5个浓度作为正式试验浓度。
    取若干个2L烧杯,采用静态试验方法,空白试验组仅加入2L标准稀释液,其他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泡沫灭火剂储备溶液,以得到所要求的浓度值,并用标准稀释液补充至2L。
    将试验烧杯温度恒定在23℃±1℃,用尼龙小孔抄网从驯养鱼池中随机选取鱼放入试验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加入10尾鱼。所有的鱼需在30min内转移完毕,转移后清除掉各烧杯液面表层的泡沫。
    试验开始后,随时观察并记录试验鱼的平衡、游动、呼吸、体色变化等中毒症状。如果试验鱼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运动,如鳃的扇动,以及用玻璃棒碰触尾部后无反应,即可判断该鱼已死亡。每天记录各容器中的死鱼数目,并及时清出死鱼。记录可见的试验鱼异常情况(如平衡能力丧失,游泳能力和呼吸功能减弱,颜色变浅等)。
    每天至少测定一次pH、溶解氧和温度。
6.5 数据处理
    绘制试验浓度对斑马鱼的累计死亡率曲线,用Excel、SPSS等常用统计程序对曲线进行拟合。计算死亡率为50%时的泡沫灭火剂浓度值,该浓度即为灭火剂样品对斑马鱼的LC50值,并用标准方法计算95%的置信限,同时计算参比物质重铬酸钾的24hLC50值。
6.6 质量控制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程序的质量控制要求应同时满足以下3点:
    ——试验结束时,空白对照组鱼死亡率不超过1尾;
    ——参比物重铬酸钾的24hLC50值应处于200mg/L~400mg/L之间;
    ——试验期间,试验溶液的溶解氧浓度不小于60%空气饱和值。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泡沫灭火剂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XF/T3021-2023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