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3 暗挖法地下工程


5.3.1 矿山法地下工程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结构基本稳定,并经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进行施工。
5.3.2 初期支护基层表面应平整、无尖锐凸起。防水层与初期支护之间设置的缓冲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采用配套的暗钉圈进行固定。
5.3.3 当矿山法隧道采用预铺反粘高分子类防水卷材时,卷材搭接应牢固;采用塑料防水板时,应设置分区注浆系统。
5.3.4 矿山法隧道铺设塑料防水板时,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塑料防水板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止焊接损伤和机械损伤的措施,并应设专人检查。
5.3.5 盾构法隧道管片的防水密封垫应粘贴牢固、位置准确。
5.3.6 隧道管片螺栓拧紧前,应确保螺栓孔密封圈位置准确,并与螺栓孔沟槽相贴合。
条文说明
5.3.1 本条规定矿山法地下工程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才能进行防水层施工,以防初衬不稳定、变形过大引起防水层的破坏。
5.3.2 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表面平整度较差,铺设无纺布缓冲层能避免基层表面凸起的混凝土颗粒或锚杆等刺破防水层。
5.3.3 预铺反粘高分子类防水卷材通常采用自粘搭接,但当隧道环境潮湿,施工条件复杂,搭接区域需要加强时,可采用双焊缝焊接搭接。
    塑料防水板与二衬混凝土无粘结,容易蹿水。因此,通过设置注浆系统,如焊接固定在塑料防水板表面的注浆底座和导管组成的注浆系统,在二衬混凝土施工后进行填充注浆,填充塑料防水板与二衬混凝土之间的间隙,其中,拱顶部位必设注浆系统。
    分区注浆系统指利用二衬结构变形缝处环向设置的外贴式止水带或其他等同的防水措施,一面与塑料防水板防水层粘结或焊接,另一面凸起的齿条与混凝土咬合,将隧道划分为相对独立的防水区域,防止出现渗漏时蹿水现象。
5.3.4 下部防水板压住上部防水板是为了使防水板外侧上部的渗漏水能顺利流下,不积聚在防水板的搭接处而形成渗漏水的隐患。
    进行塑料防水板施工时,在无保护层处绑扎或焊接钢筋时,应注意采用防护措施,并设专人对防水层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破损、孔洞等,采用同质材料热焊修补。
5.3.5 钢筋混凝土管片接缝防水主要依靠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的粘贴质量直接影响管片接缝的防水,因此,对防水密封垫的粘贴提出具体要求。
5.3.6 螺栓孔是盾构隧道衬砌常见渗漏点之一,若螺栓孔密封圈定位不准确或与螺栓孔沟槽不贴合,会严重影响密封防水效果。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GB55030-2022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