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2 多层与单层砌体结构


4.2.1 承受吊车荷载的单层砌体结构应采用配筋砌体结构。
4.2.2 单层空旷房屋大厅屋盖的承重结构,在下列情况下不应采用砖柱:
    1 大厅内设有挑台;
    2 6度时,大厅跨度大于15m或柱顶高度大于8m;
    3 7度(0.10g)时,大厅跨度大于12m或柱顶高度大于6m;
    4 7度(0.15g)、8度、9度时的大厅。
4.2.3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的承重墙梁不应采用无筋砌体构件支承。墙梁设计应包括墙体总高度、跨度、墙体及托梁的高跨比、洞口尺寸及洞口位置的构造要求。
4.2.4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民用房屋,当层数为3层、4层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当层数超过4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圈梁。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
4.2.5 厂房、仓库、食堂等空旷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
    1 砖砌体结构房屋,檐口标高为5m~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2 砌块及料石砌体结构房屋,檐口标高为4m~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3 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当未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时,除应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2.6 圈梁宽度不应小于190mm,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不应少于4ϕ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4.2.7 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应大于1.2;当挑梁埋入段上无砌体时,l1与l之比应大于2。

条文说明
4.2.1 砌体构件系由块体和砂浆组砌而成,两者的粘结力很小,整体性差,若承受吊车等动力荷载,易导致承重砌体构件出现裂缝,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本规范中,一层房屋称为单层房屋;二层至七层且高度不大于24m的房屋称为多层房屋;八层及以上或高度大于24m的房屋称为高层房屋。
4.2.2 大厅人员密集,抗震要求较高。观众厅有挑台,或房屋高、跨度大,或烈度高,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门式钢架结构等。根据震害调查分析,为提高其抗震安全性,对砖柱承重的情况作了严格的限制。
4.2.3 根据试验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的总结,本条对墙梁设计过程中影响安全的墙体总高度、跨度、墙体及托梁的高跨比、洞口尺寸及洞口位置等因素提出要求,以确保墙梁结构的安全。墙梁的计算简图见图1。根据国内试验研究成果及工程经验,对采用烧结普通砖砌体、烧结多孔砖砌体、混凝土普通砖砌体、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和配筋砌块砌体的墙梁设计的一般规定见表2,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高度,对窗洞取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试验研究和分析表明,采用烧结多孔砖砌体、混凝土普通砖砌体、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和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墙梁受力性能与烧结普通砖砌体墙梁相当,尤其采用配筋砌块砌体的墙梁,其受力性能优于烧结普通砖砌体的墙梁,故本条规定涵盖上述所有砌体墙梁。墙梁的支承是关键的受力部位,对结构安全有重要影响,因而本条规定,不应采用无筋砌体构件支承的墙梁。
l0l0i一墙梁计算跨度;hw一墙体计算高度;h一墙体厚度:H0—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bn一翼墙计算宽度;Hc一框架柱计算高度;bhi一洞口宽度;hhi一洞口高度;ai一洞口边缘至支座中心的距离;Q1F1一承重墙梁的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一承重墙梁的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
    注: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
4.2.4 圈梁设置涉及砌体结构的安全,根据多年来工程反馈信息和住房商品化对房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多层房屋圈梁的设置和构造,有助于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和抗倒塌能力。本条系对不考虑抗震设防的砌体结构圈梁设置要求,对需抗震设防的砌体结构的圈梁设置尚应按《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的要求执行。
4.2.5 加强空旷单层房屋圈梁的设置和构造,有助于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和抗倒塌能力。
4.2.6 圈梁能增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抗震的有效措施,本条对圈梁的截面和配筋最低构造要求作出规定。
4.2.7 若钢筋混凝土挑梁本身的承载力得到保证,则挑梁在砌体中可能发生两种破坏形态,即倾覆破坏(稳定破坏)和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破坏。相对于局部受压破坏,挑梁的倾覆破坏会给结构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对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进行控制主要是为了避免挑梁因埋入砌体的长度不够,导致挑梁抗倾覆力矩不足,发生倾覆破坏。按理论分析,挑梁的合理埋置深度为(4.92~5.11)h,挑梁的最大截面高度h通常为挑出长度的1/5~1/4,挑梁的合理埋置深度为1.0倍~1.25倍挑梁挑出长度。为此,本规范规定房屋中挑梁埋入砌体的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应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埋入长度与挑出长度的比值随之增大,该比值应大于2。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 GB55007-2021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