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消防规范网

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5.1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5.1.1 消防供水
4.5.1.1.1 消防水源应符合本规程第4.4.1.1条相关要求。
4.5.1.1.2 高位消防水箱除符合本规程第4.4.1.2条相关要求外,系统消防水箱的出水管应与报警阀入口前管道连接。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消防水箱出水管至报警阀入口前管道布置。
4.5.1.1.3 稳压设施应符合本规程第4.4.1.3条相关要求。
4.5.1.1.4 消防水泵应符合本规程第4.4.1.4条相关要求。
4.5.1.1.5 水泵接合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4.1.5条相关要求。
4.5.1.1.6 消防水泵房应符合本规程第4.4.1.6条相关要求。
4.5.1.1.7 供水分区除符合本规程4.4.1.7.2条~4.4.1.7.5条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供水分区的划分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系统工作压力不应大于2.4MPa。
    3 自动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处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6MPa,喷头处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MPa。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核查设计图纸,按供水分区测量各分区最有利点静水压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5.1.2 湿式报警阀
4.5.1.2.1 报警阀组的附件应齐全,并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对照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检验报告核查附件配置情况。
4.5.1.2.2 湿式报警阀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不发生冰冻、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对照设计要求观察检查设置位置。
    2 报警阀组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尺量检查报警阀组安装尺寸。
    3 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排水立管直径不行小于DN100。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排水设施。
    4 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宜采用信号阀。当不采用信号阀时,控制阀应设锁定阀位的锁具。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信号阀设置、其他类型阀门锁定状态。
    5 信号阀关闭,应能向消防控制室输出报警信号。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关闭信号阀,检查消防控制室是否收到阀关闭状态信号。
    6 水力警铃应设在有人值班的地点附近或公共通道的外墙上。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水力警铃设置位置。
    7 警铃与报警阀的连接管道,其管径应为20mm,总长不宜大于20m。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尺量检查连接管道管径及长度。
    8 设有延迟器的报警阀组,报警水流通路上的过滤器应安装在延迟器前且便于排渣操作的位置。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过滤器设置位置。
    9 压力开关的引出线应用防水套管锁定。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引出线套管保护,手动检查是否锁定。
    10 报警阀处应设置注明保护区域名称的标志牌。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标志牌的设置。
4.5.1.2.3 湿式报警阀的功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试验时报警阀应及时动作,压力开关应动作并直接连锁自动启动喷淋泵,消防控制室显示压力开关的报警信号。
    2 带延迟器的报警阀,水力警铃应在5~90s内发出报警铃声;不带延迟器的报警阀,水力警铃应在15s内发出报警铃声。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声声强不应小于70dB。
    3 延迟器应能自动排水。
    项目类别:1 A类;2~3 B类
    检测方法:打开报警阀的试水阀,观察检查各设备动作情况,用秒表测报警时间,用声级计测报警声压值。
4.5.1.3 水流指示器
4.5.1.3.1 水流指示器应使电器元件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水流指示器电器元件安装及方向。
4.5.1.3.2 水流指示器入口前设置的控制阀,应采用信号阀。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信号阀关闭信号应传送至消防控制室。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阀门设置。尺量检查信号阀与水流指示器安装间距;关闭信号阀,观察检查消防控制室是否收到阀的关闭信号。
4.5.1.3.3 隐蔽处的控制阀应在明显处设有指示其位置的标志。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隐蔽控制阀的标志。
4.5.1.3.4 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的引出线应用防水套管。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引出线的套管保护。
4.5.1.3.5 水流指示器动作,控制室应能接收其报警信号。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在该分区管网末端进行放水试验,观察水流指示器是否将报警信号传送至消防控制室。
4.5.1.4 喷头
4.5.1.4.1 喷头的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对照设计要求尺量检查。
4.5.1.4.2 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除吊顶型喷头及吊顶下安装的喷头外,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150mm。
    2 直立式边墙型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且不宜大于150mm,与背墙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并不应大于100mm。水平式边墙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且不应大于300mm。
    3 早期抑制快速响应喷头的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符合附表C的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尺量检查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
4.5.1.4.3 货架内置喷头与顶板下喷头应交错布置,其溅水盘与下方货品顶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0mm。货架内喷头上方如有孔洞、缝隙,应在喷头的上方设置集热挡水板。集热挡水板的面积应不小于0.12㎡。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喷头布置、集热挡水板设置。尺量检查溅水盘与下方货品顶面的垂直距离、集热挡水板的面积。
4.5.1.4.4 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00mm;在梁间布置喷头时,应符合本规程4.5.1.4.5条的规定。确有困难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550mm;梁间布置的喷头,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达到550mm仍不能符合本规程4.5.1.4.5条的规定时,应在梁底面的下方增设喷头;密肋梁板下方的喷头,溅水盘与密肋梁板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00mm;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场所中,间距不超过4.2×4.2(m)布置的十字梁,可在梁间布置1只喷头。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尺量检查溅水盘与顶板、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
4.5.1.4.5 当喷头溅水盘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宽度小于1.2m的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时,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应符合附录A表1.2-1~表1.2-7的要求。当梁、通风管道、排管、桥架宽度大于1.2m时,增设的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尺量检查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对比附表C;尺量检查梁底、通风管道、排管、桥架的宽度,核查其腹面喷头设置情况。
4.5.1.4.6 当喷头安装在不到顶的隔断附近时,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附录A表1.3-1~表1.3-3的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尺量检查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对比附表C。
4.5.1.4.7 装设通透性吊顶的场所,喷头应布置在顶板下。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喷头布置。
4.5.1.4.8 边墙型标准喷头正前方1.2m范围内,边墙型扩大覆盖面积洒水喷头和边墙型家用喷头正前方2.4m范围内,顶板或吊顶下不应有阻挡喷水的障碍物。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尺量划定喷头正前方范围,观察检查喷头正前方障碍物。
4.5.1.4.9 安装在易受机械损伤处的喷头,应加设喷头防护罩。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喷头的安装环境及喷头防护罩设置。
4.5.1.4.10 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根据喷头型号,观察检查过滤器设置。
4.5.1.4.11 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涂层。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感温元件表面是否有涂层。
4.5.1.4.12 当防火卷帘等分隔物需要采用闭式系统保护时,喷头应布置在分隔物的两侧。中庭、外墙可只设在需要保护的一侧。喷头间距不应小于2m,且不宜大于2.5m。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喷头的布置。尺量检查喷头的间距。
4.5.1.5 末端试水装置
4.5.1.5.1 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均应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对照设计要求观察检查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设置及管径。
4.5.1.5.2 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应有标识,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5m,且易于操作,并应采取不被他用的保护措施。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标识、保护及排水设施。尺量检查距地高度。
4.5.1.5.3 末端试水装置应由试水阀、压力表以及试水接头组成。试水接头的流量系数,应等同于同楼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最小流量系数喷头。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末端试水装置组件,查看试水接头产品说明书,核对其流量系数。
4.5.1.5.4 末端试水装置的出水,应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排水管立管直径不应小于DN75。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排水方式。
4.5.1.6 管网
4.5.1.6.1 系统管道的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其管径不应小于25mm。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对照设计要求尺量检查系统管道、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连接管的管径。
4.5.1.6.2 系统管道的布置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对照设计要求观察检查系统管道布置及安装位置。
4.5.1.6.3 报警阀以后的管路上不应有其它用水设施。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管路是否有其它用水设施。
4.5.1.6.4 湿式系统配水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阀。干式和预作用系统的配水管道应设排气阀,有压充气管道的快速排气阀入口应设电动阀。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排气阀、电动阀的设置。在消防控制室能远程打开电动阀并收到反馈信号。
4.5.1.6.5 报警阀出口后镀锌钢管应采用沟槽式连接件(卡箍)、丝扣或法兰连接,不得采用焊接。报警阀前采用内壁不防腐钢管时,可焊接连接。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镀锌钢管连接方式。
4.5.1.6.6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应设置支架或吊架并固定牢固。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个,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
    2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
    3 当管道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的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个,且防晃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除中间用管卡固定外,还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1.5~1.8m。
    4 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1的规定。
表1
表1
    5 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除中间用管卡固定外,还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1.5~1.8m。
    项目类别:1~5 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支架的设置,尺量检查支架的间距、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
4.5.1.6.7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采取抗变形措施;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加设套管。管道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穿过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穿过卫生间或厨房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且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管道穿过变形缝处措施、套管的设置、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处理。尺量检查穿过楼板的套管高出(装饰)地面尺寸。
4.5.1.6.8 配水干管、配水管应做红色或红色环圈标志。红色环圈标志宽度不应小于20mm,间隔不宜大于4m,在一个独立的单元内环圈不宜少于2处。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红色标志,并尺量检查色环宽度及间隔。
4.5.1.6.9 管道的试压应符合设计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核查竣工资料。
4.5.1.6.10 系统减压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统的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管等减压装置的设置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减压阀水流方向应与供水管网水流方向一致。应在减压阀进水侧安装过滤器,并宜在减压阀前后安装控制阀、压力表。
    3 减压阀应按设计要求调试正常,阀后压力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项目类别:1~3 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4.5.1.7 系统功能
4.5.1.7.1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打开末端试水装置的试验阀,压力表读数应不小于0.05MPa。
    2 压力开关应接通并直接启动喷淋泵,消防控制室显示压力开关的报警信号。
    3 水流指示器应动作并准确输出报警信号。
    4 水力警铃应准确发出报警信号。
    项目类别:1~2 A类;3~4 B类
    检测方法:启动1只喷头或以0.94~1.5L/s的流量从末端试水装置处放水,观察检查压力表数值、消防控制室是否收到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报警信号、喷淋泵是否启动,观察检查水力警铃是否报警。
4.5.1.7.2 不设报警阀组或采用消防加压水泵直接从城市供水管吸水的局部应用系统,应采取压力继电器联动消防水泵的控制方式。不设报警阀组的系统可采用电动警铃报警。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打开末端试水装置,观察消防水泵是否启动,电动警铃是否报警。
4.5.2 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5.2.1 消防供水
4.5.2.1.1 消防水源应符合本规程第4.4.1.1条相关要求。
4.5.2.1.2 消防水箱应符合本规程第4.5.1.1.2条相关要求。
4.5.2.1.3 稳压设施应符合本规程第4.4.1.3条相关要求。
4.5.2.1.4 消防水泵应符合本规程第4.4.1.4条相关要求。
4.5.2.1.5 水泵接合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4.1.5条相关要求。
4.5.2.1.6 消防水泵房应符合本规程第4.4.1.6条相关要求。
4.5.2.1.7 分区供水应符合本规程第4.5.1.1.7条相关要求。
4.5.2.2 干式报警阀组
4.5.2.2.1 干式报警阀组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5.1.2.1条~第4.5.1.2.2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充气连接管接口应在报警阀气室充注水位以上部位。
    2 充气连接管的直径,当采用钢管时,不应小于15mm;采用铜管时,管径不宜小于10mm。
    3 止回阀、截止阀应安装在充气连接管上。
    4 安全排气阀应安装在气源与报警阀之间,且应靠近报警阀。
    5 低气压预报警装置应安装在配水干管一侧,报警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6 加速器应安装在靠近报警阀的位置,且应有防止水进入加速器的措施。
    项目类别:1~5 B类;6 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各设备的安装位置、低压报警压力;尺量充气连接管管径。
4.5.2.2.2 干式报警阀的功能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第4.5.1.2.3条的规定。
4.5.2.3 补气设备
4.5.2.3.1 系统的补气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气源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采用消防电源。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核对设计,检查是否消防电源。
    2 管网充气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干式报警阀的使用说明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核对设计及使用说明书。
    3 气源设备应能监控管网内气体压力并实现自动控制。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降低管网气压,检查气源设备是否自动启动,到达设定压力后是否自动停止。
4.5.2.4 水流指示器
4.5.2.4.1 系统的水流指示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5.1.3条的相关规定。
4.5.2.5 喷头
4.5.2.5.1 系统的喷头应符合本规程第4.5.1.4条的相关规定。
4.5.2.6 末端试水装置
4.5.2.6.1 系统的末端试水装置应符合本规程第4.5.1.5条的相关规定。
4.5.2.7 管网
4.5.2.7.1 系统的管道应符合本规程第4.5.1.6条的相关规定。
4.5.2.8 系统功能
4.5.2.8.1 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启动1只喷头或模拟1只喷头的排气量排气时,报警阀应及时启动。
    2 压力开关应动作报警并直接启动喷淋泵。
    3 快速排气阀前的电磁阀应联动打开。
    4 水力警铃应动作报警。
    5 水流指示器应动作报警。
    6 系统充水时间不宜大于1min。
    项目类别:1~3 A类;4~6 B类
    检测方法:打开末端试水装置,观察检查压力表数值、消防控制室是否收到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报警信号、喷淋泵是否启动,观察检查水力警铃是否报警。用秒表测量自打开末端试水装置到末端试水装置出水达到设计压力的时间。
4.5.3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5.3.1 消防供水
4.5.3.1.1 消防水源应符合本规程第4.4.1.1条相关要求。
4.5.3.1.2 消防水箱应符合本规程第4.5.1.1.2条相关要求。
4.5.3.1.3 稳压设施应符合本规程第4.4.1.3条相关要求。
4.5.3.1.4 消防水泵应符合本规程第4.4.1.4条相关要求。
4.5.3.1.5 水泵接合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4.1.5条相关要求。
4.5.3.1.6 消防水泵房应符合本规程第4.4.1.6条相关要求。
4.5.3.1.7 分区供水应符合本规程第4.5.1.1.7条相关要求。
4.5.3.2 预作用阀
4.5.3.2.1 预作用报警阀组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5.1.2.1条~第4.5.1.2.2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预作用报警阀组后的管道若需充气,其安装符合本规程第4.5.2.2.1条的相关规定。
    2 预作用报警阀组手动开启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在发生火灾时应能安全开启和便于操作。
    3 预作用报警阀组的电磁阀,其入口应设过滤器。
    项目类别:2~3 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手动开启装置的安装位置、电磁阀入口是否设置过滤器。
4.5.3.2.2 预作用阀的功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预作用阀应具有自动控制、消防控制室(盘)远程启动、现场手动启动三种控制方式。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是否设有三种控制方式。
    2 采用任何一种控制方式启动预作用阀,预作用阀应在15s之内启动;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预作用阀应在60s之内启动。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启动预作用报警阀,用秒表测量其启动的时间。
    3 压力开关应动作报警并直接启动喷淋泵。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压力开关报警信号和喷淋泵启动情况。
    4 水力警铃应动作报警。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声声强不应小于70dB。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水力警铃是否报警。
4.5.3.3 补气设备
4.5.3.3.1 系统的补气设备应符合本规程第4.5.2.3条的相关要求。
4.5.3.4 水流指示器
4.5.3.4.1 水流指示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5.1.3条的相关规定。
4.5.3.5 喷头
4.5.3.5.1 系统的喷头应符合本规程第4.5.1.4条的相关规定。
4.5.3.6 末端试水装置
4.5.3.6.1 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应符合本规程第4.5.1.5条的相关规定。
4.5.3.7 管网
4.5.3.7.1 系统的管道应符合本规程第4.5.1.6条的相关规定。
4.5.3.8 系统功能
4.5.3.8.1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按照本规程第4.3.1.19条第2款规定的逻辑关系,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自动启动相关雨淋阀(预作用阀)。
    2 压力开关应动作报警并联动启动喷淋泵。
    3 排气阀前的电磁阀应能联动打开。
    4 系统的充水时间不宜大于2min。
    5 水力警铃应动作报警。
    6 水流指示器应动作报警。
    项目类别:1~3 A类;4~6 B类
    检测方法:模拟探测器报警,观察检查消防控制室是否收到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报警信号、电磁阀是否打开、排气阀是否排气、喷淋泵是否启动,观察检查水力警铃是否报警。用秒表测充水时间。
4.5.3.8.2 系统的手动联动试验应符合本规程4.5.3.8.1第2~6款的规定。
4.5.3.8.3 系统的应急机械启动联动试验应符合本规程4.5.3.8.1第2~6款的规定。
4.5.4 雨淋系统
4.5.4.1 消防供水
4.5.4.1.1 消防水源应符合本规程第4.4.1.1条相关要求。
4.5.4.1.2 消防水箱应符合本规程第4.4.1.2条相关要求。
4.5.4.1.3 稳压设施应符合本规程第4.4.1.3条相关要求。
4.5.4.1.4 消防水泵应符合本规程第4.4.1.4条相关要求。
4.5.4.1.5 水泵接合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4.1.5条相关要求。
4.5.4.1.6 消防水泵房应符合本规程第4.4.1.6条相关要求。
4.5.4.1.7 分区供水应符合本规程第4.4.1.7条相关要求。
4.5.4.2 雨淋阀
4.5.4.2.1 雨淋阀组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程第4.5.1.2.1条~第4.5.1.2.2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雨淋阀组手动开启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在发生火灾时应能安全开启和便于操作。
    2 雨淋阀组的电磁阀,其入口应设过滤器。
    3 并联设置雨淋阀组的雨淋系统,其雨淋阀控制腔的入口应设止回阀。
    项目类别: 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各设备的安装位置。
4.5.4.2.2 雨淋阀的功能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雨淋阀应具有自动控制、消防控制室(盘)远程启动、现场手动启动三种控制方式。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是否具有三种控制方式。
    2 采用任何一种控制方式启动雨淋阀,雨淋阀应在15s之内启动;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雨淋阀应在60s之内启动。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启动雨淋阀,观察检查雨淋阀是否动作。用秒表测量动作时间。
    3 压力开关应动作报警并直接启动喷淋泵。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压力开关的报警信号是否正常,喷淋泵是否直接启动。
    4 水力警铃应动作报警。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声声强不应小于70dB。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用声级计测量水力警铃的声级。
4.5.4.3 传动管
4.5.4.3.1 传动管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传动管的长度不大于300m,传动管的公称直径宜为15~25mm。传动管上闭式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2.5m。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尺量传动管的长度和喷头间距。
4.5.4.4 系统的喷头应符合本规程第4.5.1.4条的相关规定。
4.5.4.5 管网
4.5.4.5.1 系统的管道应符合本规程第4.5.1.6条的相关规定。
4.5.4.6 系统功能
4.5.4.6.1 雨淋系统的联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按照本规程第4.3.1.19条第3款规定的逻辑关系,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自动启动相关雨淋阀。系统的响应时间不宜大于45s。
    2 压力开关应动作报警并联动启动水泵。
    3 水力警铃应动作报警。
    4 采用传动管控制的雨淋系统,当传动管上的试验阀打开后,雨淋阀应动作开启,并符合本条第2款至第3款的规定。
    项目类别:1~2 A类;3 B类;4 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雨淋阀是否打开、消防控制室是否收到压力开关报警信号、喷淋泵是否启动,观察检查水力警铃是否报警,用秒表测启动时间。
4.5.5 水幕系统
4.5.5.1 消防供水
4.5.5.1.1 消防水源应符合本规程第4.4.1.1条相关要求。
4.5.5.1.2 消防水箱应符合本规程第4.5.1.1.2条相关要求。
4.5.5.1.3 稳压设施应符合本规程第4.4.1.3条相关要求。
4.5.5.1.4 消防水泵应符合本规程第4.4.1.4条相关要求。
4.5.5.1.5 水泵接合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4.1.5条相关要求。
4.5.5.1.6 消防水泵房应符合本规程第4.4.1.6条相关要求。
4.5.5.1.7 分区供水应符合本规程第4.5.1.1.7条相关要求。
4.5.5.2 雨淋阀
4.5.5.2.1 雨淋阀组的安装应符合本规程第4.5.4.2.1条的规定。
4.5.5.2.2 雨淋阀的功能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第4.5.4.2.2条的规定。
4.5.5.2.3 水幕系统设置的温感雨淋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温感雨淋阀应安装在易于接触热气流的位置。
    2 应同时设置手动控制阀门。
    项目类别: 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4.5.5.3 喷头
4.5.5.3.1 系统的喷头应符合本规程第4.5.1.4条的相关规定。
4.5.5.3.2  防护冷却水幕的喷头布水应洒向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喷头的布置。尺量检查喷头的间距。
4.5.5.4 管网
4.5.5.4.1 系统的管道应符合本规程第4.5.1.6条的相关规定。
4.5.5.5  传动管的安装应符合本规程4.5.4.3条的规定。
4.5.5.6 系统功能
4.5.5.6.1 水幕系统的联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幕系统应设有手动、自动控制阀门。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系统阀门的设置。
    2 当系统采用雨淋阀控制时,按照本规程第4.3.1.19条第3款的逻辑关系,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自动启动相关雨淋阀或电动阀(电磁阀)。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模拟探测器报警,观察检查是否按照设定的逻辑关系动作相应的阀门。
    3 消防水泵应能自动启动。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水泵的动作情况。
    4 采用传动管控制的水幕系统,当传动管上的试验阀打开后,雨淋阀应动作开启,消防泵应自动启动,水力警铃应动作报警。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打开试验阀,观察检查雨淋阀、水泵和水力警铃的动作情况。
4.5.6 水喷雾灭火系统
4.5.6.1 消防供水
4.5.6.1.1 消防水源应符合本规程第4.4.1.1条相关要求。
4.5.6.1.2 消防水箱应符合本规程第4.5.1.1.2条相关要求。
4.5.6.1.3 稳压设施应符合本规程第4.4.1.3条相关要求。
4.5.6.1.4 消防水泵应符合本规程第4.4.1.4条相关要求。
4.5.6.1.5 水泵接合器应符合本规程第4.4.1.5条相关要求。
4.5.6.1.6 消防水泵房应符合本规程第4.4.1.6条相关要求。
4.5.6.1.7 分区供水应符合本规程第4.5.1.1.7条相关要求。
4.5.6.2 雨淋阀
4.5.6.2.1 雨淋阀组的安装应符合本规程第4.5.4.2.1条的规定。
4.5.6.2.2 雨淋阀的功能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第4.5.4.2.2条的规定。
4.5.6.3  系统传动管的设置应符合本规程第4.5.4.3.1条的相关规定。
4.5.6.4 喷头
4.5.6.4.1 喷头的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对照设计要求尺量检查喷头的安装间距。
4.5.6.5 管网
4.5.6.5.1 系统管道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过滤器后的管道,应采用内外壁镀锌钢管,且宜采用丝扣连接。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对照设计要求观察检查管道的材料和连接方式,查阅管道的材质报告。
4.5.6.5.2 系统管道的管径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对照设计要求观察检查管道的管径和布置。
4.5.6.5.3 雨淋阀前的管道应设置过滤器,当水雾喷头无滤网时,雨淋阀后的管道亦应设过滤器。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过滤器的设置位置。
4.5.6.5.4 雨淋阀后的管道上不应设置其他用水设施。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是否有其它用水设施。
4.5.6.5.5 系统管道应设泄水阀、排污口。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泄水阀和排污口的设置情况。
4.5.6.5.6 系统管道应设置吊、支架并固定牢固。
    项目类别:C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支吊架的设置情况。
4.5.6.5.7 管道的压力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项目类别:B类
    检测方法:对照设计要求查阅相关资料。
4.5.6.6 系统功能
4.5.6.6.1 水喷雾灭火系统应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当响应时间大于60s时,可采用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两种控制方式。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控制方式的设置。
4.5.6.6.2 当打开应急操作阀时,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雨淋阀应动作打开。
    2 压力开关应动作报警并启动喷淋泵。
    3 系统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水力警铃应动作报警。
    项目类别:1~3 A类;4 B类
    检测方法:打开应急操作阀,用秒表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观察设备动作情况。
4.5.6.6.3 当消防控制室远程手动控制信号打开电磁阀时,系统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第4.5.6.6.2条的相关规定。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消防控制室远程打开电磁阀,用秒表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观察设备动作情况。
4.5.6.6.5 当采用传动管实现自动控制状态时,当传动管泄压时,系统应正常启动,系统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第4.5.6.6.2条的相关规定。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模拟探测器报警,用秒表测量响应时间,观察设备动作情况。
4.5.6.6.5 启动区域的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启动区域应与报警区域相对应。
    2 保护液化气储罐的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控制,除应能启动直接受火罐的雨淋阀外,尚应能按设计要求启动距离直接受火罐1.5倍罐径范围内邻近罐的雨淋阀。
   3 分段保护皮带输送机的水喷雾灭火系统,除应能启动起火区段的雨淋阀外,尚应能启动起火区段下游相邻区段的雨淋阀,并应能同时切断皮带输送机的电源。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模拟探测器报警,观察检查启动区域是否正确。
4.5.6.6.6 进行现场实际喷射试验时,各喷头应均能正常喷水,雾化效果良好。
    项目类别:A类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喷头的喷水情况和雾化效果。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江苏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DB32/T186-2015
微信、QQ、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