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工厂技术标准 GB50514-2020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2 术语

2.0.1  非织造布 nonwovens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黏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无机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直接形成的纤维状物。

2.0.2  梳理成网法 carding

    又称干法成网法。采用类似传统的短纤维前纺工艺,通过开松、梳理等工序形成纤维网的方法。

2.0.3  气流成网法 air laid

    将短纤维送至气流束中,借助压力或真空使气流束中的纤维散开并均匀凝聚在移动的网帘上或转动的滚筒上形成纤维网的方法。

2.0.4  交叉铺网 cross-lapping

    与梳理机输网帘运行方向成直角交叉,将梳理纤网以一定角度逐层往复铺放到铺网帘上,形成多层纤网的铺网方法。

2.0.5  纺丝成网法 spinlaying,polymer extruding web forming

    又称聚合物挤压成网法。通过熔融纺丝法将初生的聚合物热态长丝或经热风吹断的短纤维直接铺落在输送帘上,形成纤网的方法。

2.0.6  纺粘法 spunbonding

    采用以热塑性聚合物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形成长丝并直接铺网,再经固结使其成布的方法。

2.0.7  熔喷法 melt blown

    通过熔融纺丝法,将聚合物熔体挤出纺丝并在喷丝孔两侧将高速热气流以一定角度喷吹,将初生纤维拉伸、下落成网,并以自黏合方式压制成布的方法。

2.0.8  复合成网法 composite web forming

    在一条生产线上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成网工艺成网的方法。

2.0.9  化学黏合法 chemical bonding

    通过饱和浸渍、泡沫浸渍、喷洒或印花等方法,将黏合剂浸入梳理成网、纺丝成网或湿法成网的纤维网中,经烘干固化成布的方法。

2.0.10  热轧黏合法 calendar bonding

    通过热轧机两个或多个轧辊,利用轧辊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的综合作用,使基体纤维的交叉点黏结,再经冷却固化成布的方法。

2.0.11  热风黏合法 air-through bonding

    采用热风穿透式/平流式烘箱,用高温气流使纤维网中的热黏合纤维熔融或软化,实现使基体纤维交叉点的连接,再经冷却固化成布的方法。

2.0.12  水刺法 spunlacing,hydroentangment

    通过高压水流穿刺纤维网,使纤维网中的纤维相互缠结而成布的方法。

2.0.13  针刺法 needle punching

    通过带有勾刺或叉形的钢制刺针反复穿透纤网,使纤网中纤维相互缠结而成布的固结方法。

2.0.14  浸渍黏合法 impregnating bonding

    通过液体化学黏合剂饱和浸渍或泡沫浸渍纤维网,再经烘干固化成布的方法。

2.0.15  喷洒黏合法 spraying bonding

    通过对纤维网喷洒液体化学黏合剂,再经烘干固化成布的方法。

条文说明

    鉴于我国非织造布的发展需不断与国际接轨,要求准确理解非织造布定义,在本标准中的术语解释及英文名称选择采用了现行国家标准《纺织工程常用术语、计量单位及符号标准》GB/T 50597中相应的解释。

2.0.7  高速热气流的温度一般在200℃~400℃。

2.0.11  本条术语中的高温指的是100℃~200℃。

2.0.12  本条术语中高压指的是100bar~250bar。

目录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