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厂设计规范 GB51092-2015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8.2 监控系统

8.2.1  大规模的连续过程控制应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分散型控制系统(DCS)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的有关规定。

8.2.2  工业过程及设备中的顺序控制、联锁、开停车等宜采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系统(PLC)。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系统(PLC)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规定》HG/T 20700的有关规定。

8.2.3  造纸机宜配置纸页质量控制系统(QCS)对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纸页参数进行在线检测和控制。

8.2.4  造纸机应配置本体的纸机控制系统(MCS)。

8.2.5  断纸分析系统(WBAS)、纸病检测系统(WIS)、设备运行监测系统(MRMS)宜根据生产规模、装备水平、产品质量要求等因素选择配置。

8.2.6  各监控系统和工厂管理网络之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信息化接口。信息化接口宜采用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协议(IP)标准的以太网接口。

8.2.7  备料车间、制浆车间、碱回收车间、热电站等操作人员需要经常观测的部位宜设置视频监视系统。

8.2.8  制浆造纸厂中的视频监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5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

    监控系统包括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系统(PLC)、质量控制系统(QCS)、纸机机器控制系统(MCS)、断纸分析系统(WBAS)、纸病检测系统(WIS)、设备运行监测系统(MRMS)、系统及信息化接口、视频监视系统等。

8.2.3  造纸机的纸页参数主要包括定量、水分,根据不同的纸种,纸页参数还包括灰分、厚度、颜色等。质量控制系统(QCS)由工作站、扫描架、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算法软件等部分组成。质量控制系统(QCS)的传感器安装在质量控制系统(QCS)的扫描架上,扫描架的型式应根据纸幅宽度和测量参数类型确定。质量控制系统(QCS)根据采集的现场信息,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显示图表,实时、动态、直观,同时形成各类报表,以供操作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分析。质量控制系统(QCS)界面包括工艺流程图、控制画面、纵横幅定量水分等纸页参数的分布图、历史趋势等。

8.2.4  造纸机本体的控制系统(MCS)包括流浆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表面施胶(涂布)、卷取、压光等主要造纸机设备以及配套的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润滑系统等辅助系统的控制。纸机机器控制系统(MCS)宜由造纸机本体供货商提供,纸机机器控制系统(MCS)宜有与DCS系统的通信接口。

8.2.5  断纸分析系统(WBAS)采用摄像技术在造纸机容易断纸的部位进行监测记录,断纸发生时,该系统将自动追溯存储在系统中断纸前一定时区所捕捉到的断纸图像和相关纸病图像,各摄像头的图像会在断纸点(或纸病点)进行同步,使技术人员快速判定断纸区域和断纸原因。纸病检测系统(WIS)由摄像头、光梁、工作站和分析软件构成,并可包括打标系统和刹车系统。纸病检测系统(WIS)利用高速CCD摄像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检测移动纸页上肉眼可分辨的纸病,并划分为若干种类别。纸病检测系统(WIS)用于在线检验如斑点、孔洞、皱纹、裂口、条痕等纸病,可与复卷机或切纸机等下游设备连接,剔除次品。检验数据也用于质量管理,分析纸病的成因。

    设备运行监测系统(MRMS)通过时域频谱分析监视设备中关键部件的运行情况,为预维护提供信息。主要由传感器、工作站及分析软件构成。

目录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