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73-2022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8.1 炉墙砌筑

8.1.1 炉墙砌筑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1的有关规定。

8.1.2 炉墙砌筑应在锅炉水压试验以及砌入墙内的零部件、水管和炉顶支、吊架等装置的安装质量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后进行。

8.1.3 砖的加工面和有缺陷的表面不应朝向炉膛或炉子通道的内表面。

8.1.4 外墙砖与内墙耐火砖之间,宜用耐火纤维毡材料充填。

8.1.5 砌筑烧嘴砖时,砖孔的中心位置、标高和倾斜角度,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

8.1.6 砌在炉墙内的立柱、梁、炉门框、窥视孔、管子、集箱等与耐火砌体接触的表面,应铺贴耐火纤维隔热材料。

8.1.7 砌体膨胀缝、构造及分布位置,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留设的膨胀缝应均匀平直,膨胀缝宽度的允许偏差应为0mm~5mm;膨胀缝内应无杂物,并应用大于缝宽度的耐火纤维材料填塞严密,朝向火焰的缝应填平。炉墙垂直膨胀缝内的耐火纤维隔热材料应在砌砖的同时压入。

8.1.8 当砖的尺寸无法满足砖缝要求时,应进行砖的加工或选砖。砖砌体应拉线砌筑,上下层砖应错缝,砖缝应横平竖直,且泥浆饱满。

8.1.9 外墙的砖缝宜为8mm~10mm。

8.1.10 炉墙砌筑时,砌体内表面与各受热面之间的间隙,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

8.1.11 耐火浇注料的品种和配合比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规定。耐火浇注料在现场浇注前应做试块试验,并应在符合要求后施工。

8.1.12 埋设在耐火浇注料内的管子、钢构件等的表面不得有污垢,在浇注前应在其表面涂刷沥青或包裹沥青纸、牛皮纸等隔热材料。

条文说明

8.1.1 国家标准《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1-2014对锅炉炉墙砌筑的技术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因此在本章里不再做规定,只对炉墙壁砌筑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出规定。

8.1.2 本条规定了上道工序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1.3 砖的加工面和有缺陷的表面耐火温度低,不应朝向火焰。

8.1.4 锅炉炉墙一般为重型炉墙,由内墙耐火砖砌体和外墙砖砌体构成,目前外墙用黏土砖砌筑的较为普遍,并采用硅酸铝纤维毡填充黏土砖与耐火砖之间的缝隙,以保证炉墙砌体的隔热效果。

8.1.6 施工中与金属结构接触处常用耐火硅酸铝纤维毡作为隔热材料。

8.1.8 为了达到砌体砖缝的要求,当砖的质量满足不了砖缝的要求时,应进行选砖或砖的加工,防止不合格的砖砌入砌体之中,影响砌体质量。

    砌砖时应使用木锤或橡胶锤找正,不得在砌体上砍凿砖。在砌体上砍凿砖或泥浆干涸后敲击砌体容易使已凝固的灰浆受震动而产生裂缝,致使烟气窜漏和炉墙的整体强度破坏。

8.1.10 为了满足受热膨胀的需要,正偏差允许略大一些,负偏差控制较为严格,有的甚至不允许有负偏差。

8.1.11 在现场施工时,耐火浇注料的配置比例是采用随机技术文件给定的配合比,而随机技术文件给定的配合比为一个范围值。由于各地气候的不同,同样的配合比耐火浇注料的质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耐火浇注料施工前应按不同配合比制作试块,按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进行耐火度、耐压强度、荷重软化等试验,合格后再投入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

8.1.12 耐火浇注料与管子、钢构件等的膨胀率不同,为防止在加热时发生问题,在钢构件的表面涂刷沥清漆或包牛皮纸、石油沥青油纸等,其目的是满足膨胀要求。涂沥青的目的是为了隔离,其他能起隔离作用的材料也可以使用。

目录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