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系统设计标准 T/ASC17-2021
返 回
变小
变大
底 色

5.2 设施选择

5.2.1 充换电设施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常驻地的充电设施应以慢充为主;
    2 对需要快充的场所,可选择三相交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交/直流一体充电机、充电主机系统;
    3 重量较重、体积较大的充电设备应选择落地式,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的充电设备宜选择壁挂式或立柱式;
    4 室外安装的交流充电设备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室内安装的充电设备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2,沿海等盐碱地区室外安装的充电设备还应具有防盐雾腐蚀能力,海拔高度在2000m以上地区应选用高原型充电设备;
    5 充电终端较多、且有快充需求的场所可采用充电主机系统;
    6 对恢复行驶时间要求短的电动汽车可设置电池更换站;
    7 自用充电设备的功率宜与电动汽车相匹配。
5.2.2 单相交流充电桩宜用于下列场所:
    1 住宅私家车库或车位、住宅小区公共停车场(库);
    2 公共建筑附建的车库、公共停车场(库)、停车楼;
    3 园区、校园停车场(库);
    4 小区、园区内路边停车位。
5.2.3 三相交流充电桩宜用于下列场所:
    1 出租车企业;
    2 公共充电站。
5.2.4 非车载充电机宜用于下列场所和单位:
    1 公共充电站、公共建筑的地面停车位、地面公共停车场;
    2 出租车、公交等运营单位;
    3 公安巡逻等需要快速出警、出车单位;
    4 其他需要快充的场所。
5.2.5 同时具有快充、慢充需求的场所或单位可选择交/直流一体充电机。
5.2.6 对于本标准第5.2.4条所规定的场所和单位,当充电终端较多时宜采用充电主机系统。
5.2.7 电池更换站可用于下列场所:
    1 出租车、公交等运营单位或场所;
    2 电动汽车公共充/换电场所。
5.2.8 太阳能资源三类及以上地区可采用光伏、储能和充电相结合的充换电设施。
条文说明
5.2.1 充换电设施可以用图1表示其分类。
图1 充换电设施的分类
    第1、2款,常驻地是指长时间停留地,如家中、办公场所等。鼓励私家电动汽车车主利用单相交流充电桩在家夜间用电低谷时充电,此做法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节省充电电费,还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慢充与快充是相对的,一般来说,单相交流充电桩功率小,充电时间长,充满电的时间在5h以上,因此称为慢充。而非车载充电机的功率较大,充电时间较短,故称为快充。而三相交流充电桩充电功率大于单相交流充电桩,缩短了充电时间,大功率的三相交流充电桩(例如42kW)充满电的时间达到或接近小功率非车载充电机的水平。
    第3款,重量较重、体积较大的充电设备主要有非车载充电机、交/直流一体充电机;而重量轻、体积小的充电设备主要有单相交流充电桩和三相交流充电桩,现在也出现壁挂式小容量非车载充电机。立柱式和壁挂式是不同的安装方式,现在许多交流充电桩都可支持这两种安装方式。
    第4款,建议沿海等盐碱地区室外安装的充电设备选用TH系列产品,具有防潮、防霉、防盐雾能力。与普通充电设备相比,这类充电设备还需满足“三防”标准的考核,如现行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GB/T 2423.17-2008/IEC 60068-2-11:1981、《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T 2423.18-2012/IEC 60068-2-52:1996等的要求、《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GB/T2423.16-2008/IEC 60068-2-10:2005等。
    第6款,预装式换电站体积小、重量轻、占地省,便于标准化生产,质量可控。详见本标准11.1.2条条文说明。
    第7款,本规定为了避免“大马拉小车”等不合适现象。
5.2.2 现在电动汽车型号繁多,车型各异,所配备的电池、车载充电机差别较大。如车载充电机有单相AC 220V 3.3kW、6.6kW、10kW等,单相交流充电桩利用小电流给动力电池充电,对保护电池、延长其使用寿命十分有利。其中,AC 220V 7kW的单相交流充电桩为标准产品,国家、行业有相关产品标准,普及程度较广。
5.2.3 现在有些电动汽车企业配备大功率车载充电机,三相交流供电,最大功率可达42kW,实现交流快充。
5.2.5 选择交/直流一体充电机,目的是扩大兼容性,一般在公共场所使用。
5.2.6 对于有快充要求的场所和单位,且充电终端数量较多,为了满足各种车型充电的需要,充电主机系统是解决方案之一。充电终端数量较大可界定为5台及以上。
5.2.7 电池更换站具有占地面积小、充换电能力强、换电时间短、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城市电动汽车公共能源供应站点。以北京市为例,全市现有电池更换站100多座,总换电能力约31500辆/天,由于电动汽车保有量不足,截至2019年底,只有48座电池更换站在运营。如果电池更换站类似加油站布置站点,电动汽车充电慢、充电难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出租车企业、公交公司等运营单位需要快速补充电能、快速投入生产,换电模式可以满足快速能源供给,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5.2.8 太阳能光伏系统发出的电为直流电,DC/DC变换可以为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根据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我国可分为5类地区,详见表2。
表2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类
图2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目录 上节 下节 条文说明


京ICP备10045562号-2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